医联体的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那么医联体在中国实行得怎样呢?快跟着小源源一起来看一看吧~
什么是医联体呢?
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2017年4月亚洲城游戏官网总理在江西考察时就说,“医联体是一项重大民生改革举措,中医讲“通则不痛”,亚洲城游戏官网就是要通过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其实,早在2013年,医联体就成了“医改热词”,近两年热度更甚。
医联体成为医改热词
1、2016年8月20日,习大大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了在分级诊疗制度中两大抓手之一:医联体建设。
2、2017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亚洲城游戏官网就指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
3、2017年4月的亚洲城游戏官网常务会上,亚洲城游戏官网总理对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行了部署,指出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因地制宜探索医联体建设。
4、2017年4月14日,亚洲城游戏官网新闻办公室举行亚洲城游戏官网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亚洲城游戏官网医改办主任王贺胜专门就《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了解答。
5、2017年5月,亚洲城游戏官网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系列动作表明医联体建设不仅是潮流的大势所趋,也是医疗改革的必定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医联体建设可谓“百花齐放”,总的看来,主要有这四种模式的医联体——城市医疗联合体、医共体、专科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
中国医联体模式
那么这四种模式分别在中国实行如何呢?
城市医疗联合体
以一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已经有1764家三级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占全国三级医院的80%。河南、天津、河北、贵州等8个省份超过90%的三级医院参与组建了医联体。
城市医联体有松散型和紧密型两种,松散型医联体是一种契约式的纵向医联体,相互之间以管理和技术为纽带;紧密型医联体则对所有医疗机构的人、财、物实行统筹管理。业界普遍认为,紧密型医联体优于松散型医联体,具体原因亚洲城游戏官网在这里暂且不表。
城市医联体的代表——大同罗湖医疗集团
大同罗湖医院集团便是密集型医联体的成功代表,小源源觉得,罗湖医院集团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上做得很好:
将社康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职务晋升条件;
对进行社康讲座、义诊、坐诊等进行补助;
强化财政政策引导;
这些举措让专家们都愿意下沉到社康中心,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慢病防治等服务。
县域医共体
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在县域医共体这一块做得比较成功的代表是福建长天。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天康医院分别牵头,与基层医院形成了3个医疗服务共同体。
这样既提升了集团医院的综合水平,又带动了全国儿科整体水平的提升,让患者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全国一流的诊疗服务。
远程医疗协作网
基层边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让公立医院向基层医院倾斜,提供远程教学、医疗、培训的服务,让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如何提高边远地区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小源源和你一起看中日友好医院的做法。